首页要闻 炫闻政务 社会 市州 访谈 湘企 产经 教育 银行 房产 旅游 娱乐 健康 文艺 专题
头条新闻炫闻问政舆情专题

“农机土专家”的“春耕提效梦”

2022-03-20 10:58:07 来源: 新华网

  为了让春耕里的农活儿干起来更省时省力省成本,胡景明琢磨出了几样农机小发明。

  46岁的胡景明,地地道道的农民,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南镇高堰村景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酷爱钻研农机,拥有3项自己的国家专利,被乡亲们称为“农机土专家”。这天,正在“工作室”里调试机具的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的“代表作”。

这是胡景明驾驶一台安装了“农机水平仪”的拖拉机在田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第一样是“农机水平仪”。胡景明在拖拉机和拖拽设备之间装上传感系统,好让拖拉机在高低不平的农田行驶时,拖拽的旋耕设备始终保持水平。这样翻耕的地十分平整,避免插秧时,插得深的秧苗被“淹死”,插得浅的秧苗被“渴死”。

  第二样是“育秧轨道车”。一台遥控行驶的车头,牵引着几节货板,像小火车一样在轨道上行驶,用来在育秧棚和农田之间运送秧盘、秧苗等物资。轨道车的最大承载量是1000斤,约等于20个人的效率。“轨道是我自己做的,车头是找厂家定制的,而且是‘油电混动’。”胡景明说,有了这个机器,以前一周的工作量,现在两天就能完成。

这是胡景明手握遥控器在驾驶“育秧轨道车”。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它们刚出来时,每天都有上百人来参观,胡景明还负责免费“教学”,有时一天要接几十个请教电话。他说,这些发明都不难,配件都能买到。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有几十位老乡用上了这两个“代表作”。

  “有人劝我‘别这么热心,小心别人超过你’。我说人家又不会把我的田抢过去。”胡景明说,很多的点子,都是和村民交流农机使用心得时蹦出来的。并且,自己很享受大家一起热火朝天使劲儿干的感觉。

  “我天天就想这些事儿,越忙的时候越有灵感。反正就一个目标:怎么让种田变得更轻松,就怎么来。”胡景明说,自己还和全国很多农机生产厂家保持着联系,经常将自己的建议和思路反馈给对方,并得到厂家认同。

这是胡景明在查看一台修理过的农机。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农机之于胡景明,是工具更是伙伴。自2002年拥有第一台农机,20年来他已购买了100多台各式各样的农机。每一台,都被他用得出神入化,也曾被他拆得七零八落。每一台,都给了他很多启发,也曾帮他完成了很多试验。胡景明曾经把一台用了很久的拖拉机卖给了几十公里外的一名农户,后来的四五年时间,他每年都要去看一眼,直到伙伴彻底报废。

  2014年,胡景明第一次参加全国农机手大赛,就获得了湖南赛区亚军和“全国百强选手”称号,后面还连续3年包揽了湖南赛区冠军。他总结自己是“农机高级爱好者”“农机高级驾驶员”和“农机高级维修员”。

  今年,景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面积超过了10万亩。胡景明说,这些发明能帮农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自己很有成就感。(记者周勉、陈泽国、孙毅)

[责任编辑:刘扬]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
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
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
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
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手机适配版    |    电脑PC版 
Copyright © 2016 FJ.XINHUANET.COM
01007033001000000000000001111071112848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