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晚霞。(图/何东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刘志雄 益阳报道
一湖分南北,湘鄂共生辉。
洞庭湖,地跨湖南湖北两省,既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湖,更是湘鄂两省的“连心湖”。
也正因如此,保护好洞庭湖生态环境,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为了两省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成为两省政协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于是,在湘鄂两省政协的指导推动下,自2018年起,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四市一区”(湖南岳阳、常德、益阳,湖北荆州,长沙望城区)以“洞庭”之名,开启了守护一湖碧水的绿色接力。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
8月13日至14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在湖南益阳举行,主题为“山乡新巨变,共享新洞庭”。
联动协同精准发力 共同守护一湖碧水
2018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岳阳市举行;2019年,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以“守护一湖碧水,助推绿色发展”为主题在常德市召开;2021年,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荆州市举行。
洞庭江豚。(图/李璐)
多年来,“四市一区”协同联动,精准发力,共同守护洞庭碧水,助推湖区绿色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作为两省政协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湘、鄂两省政协聚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作正不断深入。
四次会议四份共识 五地共绘一幅“画”
在这场守护一湖碧水的绿色行动中,“四市一区”政协朝着“一个向”、憋着“一股劲”、共答“一道题”,以奋斗姿态为洞庭湖生态环境联动治理献计献策,广泛凝聚起保护“一湖碧水”、实现绿色发展的社会共识。
四次会议,达成四份共识,这不仅是联席会议机制产生的生动履职成果,也是两省四市一区围绕洞庭湖保护、治理与发展所写下的政协履职“绿色答卷”。
202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域新增3个4A级景区。益阳市成功创建安化云台山风景区、天意木国景区两个4A级旅游景区和3个品牌小镇(街区);荆州市成功创建荆州海洋世界4A级景区、石首市桃源小镇3A级景区;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桃源县乌云界成功创建湖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
目前,环洞庭湖区基本形成了以岳阳岳阳楼、常德桃花源、益阳渔家乐、荆州楚国故都为山水品牌旅游产品体系,构成了看山看水乐休闲的一体化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今年会议强调,倡导进一步加强洞庭湖水资源综合治理,统筹水灾害、水污染、水运输治理,确保水安全、涵养水生态、实现水畅通,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支持稻米、渔业、茶叶、小龙虾等系列优势农产品创设农业品牌,形成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洞庭湖”品牌效应;以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路径,全面提升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湖区粮食产业体系。
“洞庭”故事翻新篇 同题书写“绿色答卷”
目前,在国家发改委支持和指导下,湘鄂两省抢抓国家支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正在共同编制《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在会议上,益阳市政协主席胡立安建议,四市一区政协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联动协作,就《规划》编制和执行中的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课题等开展联合调研,将洞庭粮仓建设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工程,让洞庭粮仓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压舱石。荆州市政协主席蒋鸿建议,在保障绿色安全上合作协同,在核心技术攻关上推进共赢,在市场体系建设上互联互通,在资源要素配置上共谋共进。岳阳市政协主席黎作凤认为,应从湖区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规划布局,使地区间的错位分工更加合理,以科技优品种,以生态提品质,以标准树品牌。常德市政协主席黄清宇建议,目前,对于洞庭湖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畅通等3个现实问题,应从国家层面给予重视和支持,进一步确保水安全,涵养水生态。“要发挥职能优势,将助力洞庭新兴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全领域。致力将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体现到建言全领域。”望城区政协主席李雪龙说。
麋鹿成群。(图/李璐)
洞庭湖环境综合治理的脚步仍然是“现在进行时”,作为洞庭湖两省四市一区政协组织,未来还将继续密切联动、深入协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长远发展建政协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