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搬迁群众乐享幸福生活-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9/01 15:42:45
来源:新华网

沅陵搬迁群众乐享幸福生活

字体:

  初秋,漫步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一栋栋住宅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块块幸福菜园点缀其中,处处可见易地搬迁群众脸上幸福的笑容。

  太安社区占地143亩,由52栋楼房组成,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359户,5206人。近年来,沅陵以太安社区为中心加快县城太常片区建设步伐,促进安置区与县城空间融合,以一个安置区带火一座新城。

  推进空间融合,郊区变城区

  规划先行,拓展城市空间。按照“一个区建设一座城,一个区发展一座城”的安置区后扶共建共赢思路,建成酉水大桥、沅水二桥、黔中大道、太常大道等融合社区发展基础设施,太安社区进入县城道路骨干一线环线,与沅陵主城区、县产业开发区连成了一体。

  高标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围绕“建房、搬迁、就业、配套、保障”等环节,将“建设生态社区,提升社区服务”理念融入太安社区项目规划设计之中。高标准建设小区排水管网、公交站台、绿化等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幼儿园、充电站、“微菜园”等生活设施,满足居民生活休闲需求。县人民医院第二院区拔地而起,天宁高级中学建成开学,实施绿化增补提质、环卫设施建设、房屋整修等17个“提质”项目,进一步完善太安社区及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实现了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产业配套设施达标一流,成为沅陵城区的新亮点。

 推进服务融合,就业变乐业

  健全就业帮扶机制。深化本地企业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劳务用工重点区域的劳务协作,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与常德市、长沙县建立劳务协作对口帮扶机制,实现搬迁人口就业8055人。创新就业帮扶载体。开设帮扶车间43家,实现搬迁群众就业221人。

  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坚持各类创业优惠政策向搬迁群众倾斜,帮助搬迁群众自主创业项目325个,实现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1155人。增加公益性岗位就业。在安置点开发公益岗位,495名搬迁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实施以工代赈就业。全县大力推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2个,搬迁群众参与务工人数达3020人,2023年搬迁群众人均收入实现比搬迁前翻一番。

  推进产城融合,社区变园区

  沅陵坚持以“产业带动激活一座城、产城融合发展一座城、功能配套完善一座城”的思路,实现“产、城、人”有机融合形成闭环。

  实施“一区一产业”项目。在周边打造集“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休闲文旅城市花园+华大基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于一体的产业园,投资1.59亿元建成基地1500亩,发展多年生水稻、红缨子高粱、金湘玉黄桃等特色农业项目。正在建设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等项目,着力实现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

  实施茶旅融合产业项目。在官庄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占地892 公顷的产业园核心产区,创新资源合股、农民合作、社会合力、产村一体后续扶持发展模式,实现茶旅融合发展。开展美丽搬迁安置区创建活动,探索“安置区十生态文旅+和美乡村”“安置区+农业产业+和美乡村”等多种发展模式,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美与产业振兴“美美与共”。

  推进管理融合,村民变市民

  稳步推进融入新型城镇化工作。健全服务体系。对全县34个集中安置点的后续管理与服务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强化权益保障、政务服务、关爱服务等社区服务。太安社区为1359户 搬迁户办理了城镇居住证,让他们享受了城镇低保。开办太安社区老人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就餐保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开展“帮代办”服务。对独居老人或病、残、弱等特殊群体“上门办”。设立了党务、监测帮扶、民政、人社(人社驿站)、卫健教育、综合、物业、帮代办(志愿者服务)等服务窗口,搬迁群众由结对联系人入户帮扶服务,搬迁群众实现了办事不出社区。

  五年来,沅陵34个安置区全部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有线电视以及绿化、美化、亮化,并配套建设公共服务项目,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搬得出、住的稳、快发展、能致富”目标。(李周颖 瞿云 向莹 邓浩然)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