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周顺
吃过晚饭下楼遛弯去逛中医展;“走过路过”没想到看上了名医的专家号……今年以来,全省多地中医夜市火爆。
医护人员变身“摊主”,中医药化身药膳或茶饮,中医文创展示、手工制药、传统养生功法体验等,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在人潮涌动的夜市,中医药以更加亲民、接地气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医夜市何以出圈?又该如何稳定质量并形成常态?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强化体验,释放“中医药+”新活力
“我对中医比较感兴趣,平常自己也会熏艾。今天过来体验艾灸治疗,感觉腰椎颈椎舒服了很多……”10月12日,怀化市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鹤城区红星街道大美时光里广场拉开帷幕,附近居民张琳前去打卡。
华灯初上,夜市散发药香,20个左右的“摊位”依次排开——现场设置了杏林拾贝、古法养生、健康互动、趣味DIY四大板块共14个展区,访名医、做理疗、辨中药、学养生、品药膳、看表演等中医药“潮玩法”,市民可一站式解锁国潮“养生局”。
和怀化一样,全省多地的中医夜市都在推陈出新,为群众提供一种沉浸式的新式市集。
“自今年9月以来,我们已经举办了3期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反响非常好。”安化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肖旭辉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中医夜市的出圈在情理之中。
今年2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肖旭辉认为,各地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回应。
“在此大背景下,中医药能以更加亲民、接地气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中医夜市出圈的密码。”肖旭辉说。
记者走访、梳理发现,得益于合理的时间安排、丰富的内容设置、齐全的专家阵容等因素,中医药文化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传统符号,而是化身为鲜活的中医技艺体验,让群众看得见更摸得着。
“我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平时想找专家看病比较麻烦,没想到在家门口的中医夜市就解决了。”在衡阳市南岳区“95后”简女士眼里,中医夜市是自己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全新窗口。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中医夜市让中医药以不同形态出现在老百姓面前,这也契合当前我国大力推动“中医药﹢”的时代要求——让更多人对中医药文化产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
重视内涵,展现中医夜市新魅力
10月18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湘仲景中医药文化流动夜市来到长沙市星沙万象汇。这已是该院中医夜市的第六站。
和大多数“定点开市”的中医夜市不同,该夜市主打一个“流动”,陆续走进了商业综合体、高校、社区。流动夜市也成为该院“文化+健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模式的新名片。
从7月25日首站开锣,该院党委书记王国佐逐渐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被中医药圈粉——除了传统的中医技艺体验、中医药膳品尝外,医院卡通形象代言人“仲景爹爹”文创系列产品、经络四诊仪等中医黑科技也很受年轻人欢迎。而夜市现场妙趣横生的飞花令、美轮美奂的汉服巡游、底蕴深厚的中医功法表演等环节,也吸引了众多目光。
这些新发现,也给了王国佐和团队新灵感。
“中医夜市的火爆,不应只是图个热闹,归根结底还是要为百姓提供喜闻乐见、行之有效、寓教于乐的中医药服务。”王国佐介绍,眼下医院已着手思考如何结合二十四节气,将流动夜市打造得更具时令性、趣味性。
中医夜市火了。专业人士认为,它最积极的一面,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但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办中医夜市不仅仅是医院一家的事。”相关业内人士建议,医院可与相关政府部门、商业机构、社区组织、旅游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分享资源,增加活动覆盖范围,共同提高中医夜市的影响力。
从最初“几张凳子、搭个棚子”,到如今人头攒动、活力升腾……这些年,中医夜市从“自发萌芽”已发展到“多元绽放”,古老中医药文化焕发新魅力。
“眼下,中医药正以一种更亲切、贴近日常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要想实现更好的创新发展,品质内涵和文化要素缺一不可。”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表示,如何顺应大众对健康生活诉求的大趋势,在传统与现代的新融合中找准方向,创造更多新打法、新思路,一直是中医药发展绕不开的必答题。未来,还有更多方向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