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举办的"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招贤纳才大会上,500多家湖南用人单位携1.7万余个优质岗位向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约。作为湖南省会,长沙以“最优礼遇”“最强产业”“最暖关怀”,持续打造青年人才向往的创新创业沃土。
政策护航,打造创业无忧环境
2025年春季,长沙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全面推介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文化+科技”、湘江科学城等系列人才政策。
今年以来,长沙密集出台多项创业扶持政策。2月,《长沙市落实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责任清单》将省级“七个一”行动细化为51项具体举措;5月推出的“双肩包”行动计划,从一站式接待服务、低成本场地支持等10个方面,为青年人才来长创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长沙在交通枢纽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20家青年人才驿站提供最长14天免费住宿;“星荷礼包”提供就业创业指导,累计服务4.2万人次青年完成从“一张床”到“一间公司”的过渡。
在创业服务方面,全市125家创业孵化基地提供超20万平方米孵化空间,配套专业服务。在资金支持方面,长沙市本级与湘江新区各出资1亿元,与湖南省共同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早期项目。截至9月26日,195个项目通过投资决策评审,其中长沙项目138个,占比70.8%,项目评审周期从85天缩短至40天。此外,长沙还建立了200人的“创业导师天团”,为创业者提供陪伴式成长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8月,全市新增大学生创办经营主体7228户,月均657.1户,是政策实施前的2倍。目前全市在孵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近5000家,吸纳就业人员超2万人。
城市温度,构筑人才安居家园
9月,长沙再次入选“人才友好型城市”。从全国较低的房价收入比,到完善的安居政策体系,长沙构建起覆盖“搞事业”“过日子”“共生长”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全市现有103个人才公寓项目、3.4万套房源面向35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开放,提供最长3年、最多免6个月租金的优惠。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购买首套自住房,可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至1.5倍的政策支持,对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博士后人才,还提供专门的生活与安家补贴。
产业支撑,搭建人才发展舞台
当前,长沙正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目前已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32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提升至第9位。
2022年长沙启动“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重点支持35周岁以下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实施三年来,拨付支持资金超千万元。今年7月,34岁的袁觅文博士获得项目立项支持。作为中钨稀有金属新材料(湖南)有限公司的研发专家,他主持的“核聚变堆钨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项目,致力于解决国家和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同样,湖南大学博士生潘伟创办的长沙麓测科技有限公司,在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享受三年免租等优惠政策,其产品和技术已获国内头部机构应用,并与海外机构达成合作意向。这是长沙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
今年9月,长沙启动硕博人才引进“星斗”工程,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聚力打造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通过政策、环境、产业的同频共振,长沙正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刘攀 罗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