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河街成文旅新热点-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4/07 09:05:10
来源:湖南日报

常德河街成文旅新热点

字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卓 萌 刘 蓉

  位于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常德河街,因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多样多彩的市井百态,被称为“现实版《清明上河图》”。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市考察调研期间来到河街,察看各种特色小吃、特产、特色工艺品,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

  清明假期,作为当红文旅地标、特色文化符号,常德河街成为文旅新热点。

  烟火市集,笑迎东西南北客

  一条三里老街,两侧商铺林立,烟火气十足。4月6日,记者走进常德河街,麻石路早已被来来往往的游客踏得光滑透亮,一场细雨过后,路面泛出油润的光泽。

  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河街客家盐焗鸡铺子依然忙个不停。“这几天河街可热闹。外地旅游大巴停满停车场。3天时间,听遍了全国各地的口音。”老板娘李慧一边为柜台上货一边介绍,“不仅有国内的,还有不少东南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游客。”

  擂茶、牛肉粉、甲鱼钵……这些热气腾腾而又极具常德特色的小吃,让游客大快朵颐。

  常德擂茶非遗传承人、桃花源“擂王”谢元将擂茶体验搬进河街。传统擂茶、改良后的新式擂茶和精致的中式茶点压桌菜搭配食用,养眼又开胃。团队每天带到现场展示的100多包擂茶样品,被游客抢购一空。

  一桌滚烫鲜香的钵子菜,是常德人宴客的最高礼遇。河街钵子楼餐馆趁着小长假推出3个超值组合套餐。“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外地朋友体验常德特色美食。”餐馆负责人黄健刚说,套餐价廉物美,深受游客喜欢,店里日均营业额比节前增长约30%,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酱板鸭、腊肉、茶叶……这些可口而便携的常德土特产,成为外地游客挑选伴手礼的“不二之选”。

  午间时分,河街乡村振兴馆门庭若市。店员们午饭也顾不上吃,忙着为顾客介绍商品、打包发货、买单结账。

  “上午有来自云南昆明的游客购买了坛坛菜等特产,为了旅途方便,让我们帮忙直接快递回去。”店员雷娟手脚麻利地打包装货,一过秤,足有6.7公斤。“这几天游客量是平日的三倍不止,销售额也是平日的两倍多。”

  “卖得最好的是擂茶、酱板鸭和腊肉。”正在为顾客讲解石门银峰明前茶的乡村振兴馆经理唐一宁探过头来,“昨天店里还接待了两名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客人,他们对常德的茶叶和擂茶非常感兴趣,临走还带走了擂茶伴手礼。”

  非遗文化,碰撞传统中国节

  “这地方在哪里?哪里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这地方的名字就叫常德……”鸳鸯走马楼里,非遗演出人员极尽热情,迎接远方的客人。

  台上,弦歌袅袅,锣鼓喧天,常德丝弦、汉剧高腔等非遗戏曲节目轮番上演。厅堂、厢房、回廊里满满当当,没抢到位置的客人,站着看戏也看得兴味盎然。饮一杯茶,听一支曲,一曲终了,满堂喝彩,意犹未尽。

  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河街考察调研时,观看了鸳鸯走马楼里的非遗展演,感叹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座古代戏楼结构的建筑一下子名声大振。“不到河街就不算到了常德,不到鸳鸯走马楼就不算到了河街”成为游客的共识。

  清明小长假期间,鸳鸯走马楼不负游客所期,扛起传承弘扬传统非遗文化的大旗。提前排出节目表,上演荆河折子戏《三击掌》、花鼓折子戏《川居庙》、常德丝弦《生在潇湘多自豪》等戏曲表演。游客凭身份证免费观演,每一场都人气爆满。

  “传统节日和非遗文化真是绝配,节日的氛围更浓郁了。”不少姑娘小伙身穿汉服,走进鸳鸯走马楼听戏品茶、打卡拍照,穿越时光感受老城风味。

  悠扬动听的戏曲,抓住了游客的耳朵;静默不语的非遗技艺工作室,也牵引着游客的目光。

  一刀一刻,万象尽收。潘能辉潘氏艺术木雕工作室,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来,近距离观赏《湘行散记》巨型木雕的水墨画稿。穿紫河风雨桥、沅陵藏书洞、凤凰古城吊脚楼……一边观看一边猜测图上地标,乐在其中。

  麻布“绣”花,撒色成画。李健鹰麻质画工作室迁新址,隐入更清静的河街茶叶街,仍有不少山东、湖北、长沙等地的有心游客辗转找来。离开时,还纷纷购买了店里的麻质画团扇文创产品,用来收藏或送给家人朋友。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副所长朱爱国也慕名前来,不仅认真观赏,还说“要把麻质画带出国”,将这门非遗技艺进一步推向世界。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