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护航,赶考路上最美风景-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3 06/08 09:43:43
来源:湖南日报

暖心护航,赶考路上最美风景

字体:

  ——湖南2023年高考首日见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6月7日,2023年高考大幕开启,湖南共有47.77万名考生,分别走进302个考点、1.83万间考室。据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截至当日下午6时,各地考务组织严密,保障措施到位,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社会反响平稳,湖南高考首日交上平安答卷。

  热火朝天、鸣锣出征的高考“第一天”,一个个暖心的护考瞬间,一份份温情的善意之举,遍及三湘大地,成了赶考路上最美的风景。

  应对意外,随时都在“出动”

  “叔叔,不好了,我的眼镜落在家里了,您能帮帮我吗?”

  “别慌,上车!”

  只见“嗖的一下”,长沙市第一中学考点外,一名交警骑着警摩、载着考生,快速离开了。

  这是6月7日上午8时20分发生的一幕,此时距离考试时间已经很近了。没过多久,这辆警摩就回来了,考生忙不迭地下车往考场奔去,留下一句大声的“叔叔,谢谢你”。

  这,只是高考护航路上的一个缩影。在通往考场的各个路口,护航者们同往年一样再次出发,为孩子逐梦“开道”,迅速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准考证、身份证、必备考具忘带,是高考期间频发的“意外”。但交警们要处理的,岂止这些?

  “警察同志,我的孩子实在有点走不动了,再不快点就来不及了……”6月7日上午8时许,辅警李涵正在桃江县城金盆大道与竹海路交叉路口执勤点站岗,突然,一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求助,心急如焚。原来,她的孩子在考前几天脚部受伤,走路很费力。

  李涵二话不说将孩子扶上后座。“你要加油,我也要‘加油’了!咱们绝对不迟到!”发车前,李涵不忘给孩子鼓劲。

  “随时待命,闻讯而动”,是无数交警在高考期间的“惯例”。他们骑着帅气的摩托,穿梭在大街小巷,忙碌着、奔波着。

  他们时刻在行动,是最美的“坚守者”。

  满怀期待,各有各的“表达”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6月7日上午近8时,岳阳市第十五中学,一名老师看着身边正在做最后准备的孩子们,不禁轻轻说了一句。

  家长、老师驻足在考场外,目送学子出征,期盼他们凯旋,令人动容。

  “加油,相信自己,爸爸妈妈在外面等你”“沉着应战,注意审题”……高考期间,如果你有机会站在考场外,耳边听到的,大多是这些殷殷嘱托。

  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但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这衣服,简单却又不简单哩!”6月7日上午,邵阳市第六中学考点外,谢云国和刘志梅两口子忍不住跟身边人“炫”起了身上的T恤。

  白色短袖上,绣着“旗开得胜”4个艺术字。这是两人自主设计的,其中饱含着作为父母最朴素而真切的愿望。

  “老师,我还能再坚持会儿!但是班上的人都到齐了吗?还没来的我们帮您打电话!”在长沙铁路第一中学考点外,来自长沙市第六中学的考生家长刘萍挺“打眼”。

  为了协助孩子的班主任查人签到,刘萍高举着班牌站在人群中。记者估摸了一下,她至少坚持了10分钟。“想帮帮老师,也更想让孩子记得,妈妈就在原地等他,下考了我还得继续举好这块班牌,让他一眼就看到我。”

  “希望能梦想成真,希望这身工作服给孩子带来好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门口,李先生特意穿上了律师袍,只因儿子的梦想,是像他一样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律师。

  他们时刻在等待,是最坚定的“守望者”。

  众人拾柴,平凡身影“最美”

  考场内外皆顺顺利利的背后,有一群平凡而又普通的“奉献者”。

  益阳市箴言中学,是当地最大的高考考点。国网益阳供电公司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蹲守,以应对突发情况;益阳市交警支队安排民警负责考点外的交通指挥以及安排高考工作车、送考车辆的进出与停放;医务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全程驻扎在考点,给考生营造安全、安静的考试环境。

  在吉首市第一中学考点,来自双塘街道的30名干部,组成宣传、巡查、环境卫生等志愿队伍,也有不少附近的居民参与其中,搭把手、接箱水、指个路……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在娄底市三中,还有一场“爱的接力”。

  一名考生因考前摔伤,行动不便,其母亲在考前便联系了“娄底爱心护考队”。6月7日早上7时50分,爱心车主准时抵达该考生家楼下,并贴心准备了轮椅。

  将其送到考点后,考点交警接过考生,一路推着她通过人脸识别、安检等,护送至教室。

  这样的温情瞬间,还有很多。

  在长沙,高考期间,高考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长沙公交集团所有在运公交车辆,有超过80家酒店设立“高考能量站”,免费给考生及家长提供应急备考物资、大堂小憩等服务;郴州市二中考点门口,社会爱心单位与企业设置了35个志愿服务亭;在张家界,由爱心企业组成的10辆送考车队,在交警牵引车的引领下,有序向张家界市第一中学考点驶去……

  他们都“不留名”,却人人都是“活雷锋”。

  (参与采写:王智芳 杨玉菡 徐典波 张佳伟 董以良 刘镇东 王燕 向莉君 梁可庭 上官智慧)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